查看原文
其他

孕妇的“守护神”、接生员的好老师——九旬老人陈赛英的东田往事

2017-07-13 海丝商报

“如果没有陈医生,我女儿不可能平安出生,更不可能健康成长。”昨日,回忆起40多年前的事,60多岁的东田镇汤井村村民王有培仍心存感恩。


陈赛英是莆田人,毕业于当时的莆田圣路加高级助产护士职业学校,新中国成立初期便到南安县医院工作,1969年毅然选择到偏远艰苦的东田镇卫生院,直到1984年离开回到县医院。几十年来,经她接生过的孩子,最大的如今已儿孙满堂,最小的也已是青壮年。


陈赛英和两个女儿在钢琴音乐会上合影。


01

【女儿眼中】

她是个“不顾家”的妈妈


9日,采访当天,陈赛英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。92岁的陈赛英坐在椅子上,静静看着儿女们;女儿时不时贴着老人耳朵,或是抚摸母亲苍老的手。


“在我妈妈心里,病人比我们几个女儿还重要。她是个‘不顾’家的人,几十年来,我们家没吃过一次团圆饭。”小女儿王苑平回忆道,母亲刚到东田镇时,医疗设备落后,更不用说助产人员了。产妇生产时,不仅需要医生,也需要护士。这时,家里的女儿们就派上用场。


在王苑平的童年时光里,更多的记忆是围着母亲的手术台团团转。她说,母亲一直很忙碌,不停地奔波在东田各个村道上、山上,接生一个又一个孩子。


“我经常早上醒来都见不到妈妈,有时她一早回到家,整个人浑身是血。”王苑平说,当时东田镇山路崎岖,母亲经常半夜出去接生孩子,可能路上不小心摔伤了。


拿着手电筒、背着医护箱,村民经常会看到陈赛英在山路上疾走的身影。“凤巢村往镇区的村道有段路很陡,人下山时要顶着冲力紧紧抱住坡下的一棵大树,避免滚下山。这种危险的情况时有发生,但为了产妇安全,母亲没有犹豫,有时甚至连跑了好几个村去接生。”王苑平说,这些事情都是后来村民告诉她的。
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她们家每月能领到一定的米票、糖票等,但在女儿印象中,她们很少能喝到米汤,母亲把票券留给了产妇。


“你们还小,吃点地瓜汤就饱了。但产妇需要营养,米汤、糖水能让她们有力气生孩子。”每次看到母亲端着热腾腾的米汤给产妇喝,王苑平她们都很不理解。


这个话题一打开,4个女儿开始“控诉”了。“不仅没米汤喝,我们的鞋子有时还被拿去送人了。”记得有一个产妇到家里来,母亲发现对方家庭困难,就收拾一些家里物品送给对方。她们最怕有客人来家里,如果对方带着手礼过来,母亲一定会准备成倍的物品回礼。所以,家里东西少了,就知道有客人来过了。


“没有像今天这样聊天,我们都不知道母亲的这些事。”女儿们说,母亲很少在家里,她们都是听其他人说起,才知道母亲经历了这么多。虽然小时候会有抱怨,但长大后,她们也理解了母亲,“母亲的仁心仁术,对我们影响很大。”如今,她们在各自工作岗位都兢兢业业,遇到困难的人,都会尽力帮助。


陈赛英对东田镇村民们用情至深,村民们也一直铭记于心。“汤井村村民一直把我们当作家人对待,不仅把我们列入族谱,我们孩子考上大学了,村里还送来了奖状、奖金。”王苑平说。

02

【村民眼中】

她是众多孕妇“守护神”


刚到东田镇卫生院那会,就她一个妇产科医生,陈赛英一直处在24小时“待命”状态,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的深夜,只要有孕妇需要帮助,她二话不说背起10来斤的药箱抬腿就走。


“那个夜晚,如果没有陈医生帮忙,我们一家子不会过得这么幸福。”回想起几十年前妻子难产的那个夜晚,王有培仍心有余悸。


“1971年,当时我老婆第一胎临产,我赶紧去请村里的‘接生婆’。”王有培回忆道,他家住在汤井村,离镇上有8公里路,当时没交通工具,到镇上请医生得走上2个小时,所以只能请村里的“接生婆”。


“接生婆到现场后发现情况危急,她技术不够‘硬’,根本应付不了,赶紧让我到镇上找陈医生。”王有培说,他在路上还担心夜已深“请不动”陈医生。


“没想到,到卫生院后,陈医生听完情况二话不说就跟着我上路了,一个瘦弱的女医生硬是加快步伐,陪我赶了8公里山路。”对于女儿出生那晚,王有培印象深刻,“陈医生到时还是前半夜,但孩子生出来时天已微亮,她硬是等到我妻子安然无恙才离开。”


“妻子难产了好几个小时,幸亏陈医生利用过人的技术,采取紧急措施,才保住产妇和婴儿的性命。”王有培告诉记者,在东田的那些年,他看着陈赛英风里来雨里去,靠着一双脚走遍东田各个角落,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生命。


如今,在东田镇提起陈赛英,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记忆深刻,甚至心怀感恩。“只要有她在,产妇们就很放心。”村民王阿婆回忆道,当时,看场露天电影是村民们难得的休闲生活。某天,陈赛英和家人一起去看电影,谁知电影还没开播,广播就呼唤“陈赛英医生,某某村有产妇要生了,请您过去!”一听到广播,村民们立马让开一条路给陈赛英。她告诉记者,在那个年代,陈赛英救了很多孕妇,由她经手接生的手术几乎“零失误”,是众多孕妇的“守护神”。


03

【学生眼中】

她是严谨负责的导师


镇里有那么多产妇,自己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?村里的接生员技术又欠缺,这让陈赛英备受困扰。


陈赛英发现,当时妇女生育主要求助没有医学知识的产婆,一旦出现胎位不正、产时出血等并发症就无法处理。必须淘汰落后的接生方法,培养合格的助产人员,普及产前保健和科学助产。


不久后,陈赛英下了一个决定:训练东田“接生主力军”,把每个村的“接生婆”集中一起规范化培训,为每个村培养一位“接生能手”。


在陈赛英的号召下,各个村动了起来。她开办培训课堂,让传统助产人员接受规范化训练,接受医学知识培训。


今年60多岁的陈先就是她的学生,陈赛英离开东田时,她“继承”衣钵,成为汤井村“接生主力”,坚持了20多年。


“她不是在接生的路上,就是在给我们培训的课堂上。”陈先说,每星期陈赛英都要召集她们实训开会,但总免不了“一顿训”。


“在我们眼里,她十分严厉,在技术培训上,总告诫我们‘不得马虎对待生命’。”陈先回忆道,陈赛英对工作的细心认真让“接生员”都由衷佩服,“我看她很细心,每次接生完,都会拿出舍不得吃的红糖、大米,为产妇泡上一碗红糖水或煮上一碗小米粥,帮助产妇恢复体力,陪产妇轻声细语地聊天”。


陈赛英的一举一动让村民们备受感动。“医院门口经常有村民偷偷送来黄瓜、玉米、番薯等。”陈先说。大家都知道陈赛英接生技术了得,但很少有人知道,她有时接生完手指僵硬,好几天动弹不得,也没人会注意到她长年接生的右手已经弯曲变形,那是用力扣住孩子导致的。


记者 赖香珠 庄晓丽 文/图

编辑 林伟 周海文



>>>>

你可能喜欢



-----------------推广----------------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